一部企業內部的“秘密文件”,在兩個小時內刷爆了網絡。
2月16日,在5000元認購、無理由退房等基礎上,中國恒大(HK.03333)推出“在售樓盤全線75折”的購房優惠措施。在全民蝸居的時代,該新聞猶如一顆炸彈,迅速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。同時,恒大近期的系列動作還引發了不少同行的效仿,將這場網絡營銷戰推向高潮。
梳理恒大發展歷程不難發現,許家印賣房子的思路一直與眾不同。從早期的體育營銷,到后來推出的無理由退房等活動,都為恒大引來了極高的流量。如今,在線上購房成為主流的當下,恒大再度甩出“王炸”,又會給企業和置業者帶來哪些改變?
恒大推出營銷組合拳
2月19日上午,恒大集團副總裁劉雪飛披露了近日來的銷售情況。
2月16日至18日,意向買家通過恒房通平臺網上認購累計達到68019套。從目前的趨勢來看,每天保持在7500套左右的水平。恒大方面還表示,通過恒房通平臺的發展,也為探索房產、汽車等大宗商品的網上交易模式邁出了重要一步。
疫情圍城下,傳統的營銷手段統統失靈。作為龍頭房企的恒大,卻趁機掀起了一場行業營銷革命。從5000元穩賺不賠,到全線網上售房,再到史無前例的75折優惠。短短一周的時間里,恒大打出一系列的營銷組合拳,迅速成為房企網絡營銷戰中的佼佼者。
在業內人士看來,恒大能夠從房企線上營銷熱潮中脫穎而出,似乎并不偶然。
一方面,打折賣房是恒大的常規動作。2008年的時候,恒大就推出了18盤聯合打折促銷的舉措。2019年8月,恒大推出“全國532樓盤,閃購7.8折”促銷活動。在樓盤打折的操作上,恒大有著一整套完整的流程,可謂是駕輕就熟。
另一方面,這波操作也與許家印的行事風格息息相關。自1997年成立以來,恒大通過體育營銷、無理由退房、多盤聯動打折等系列手段,給企業銷售造勢。如2009年,恒大地產的品牌隨著恒大女排的頻頻曝光而被廣為人知。當年度,恒大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額303億元,銷售額及銷售面積同比上年分別激增了402.3%及396.5%。
現領觀察的研究指出,通過最低價鎖定和優惠策略,讓恒大最大限度地將疫情的不利影響壓縮到最小。同時,通過最低價鎖定消除購房者后顧之憂,保證現金流穩定性。
某TOP20房企營銷總也對恒大的行為給出了肯定。他向藍鯨房產指出,從營銷角度而言,恒大的這三波操作,成功實現了從線下到線上的轉變。目前來看,最重要的作用是吸粉。此外,恒大的變革也給行業帶來沖擊。疫情結束后,房企可能會更加注重線上營銷。
是誠意還是套路?
自恒大啟動全面網上購房以來,通過各種優惠措施吸引,恒大確實取得了相當大的業績。據劉雪飛披露的數據顯示,自2月13日啟動后短短三天,客戶認購套數47540套,總價值超580億,其中一個樓盤的認購量更高達870套。
不過,在點燃置業者購房欲望的同時,恒大也陷入了一定的爭議之中。
如今,只要打開各大APP平臺,均可看到恒大樓盤75折的大幅廣告。但不少置業者向藍鯨房產吐槽,他們對此并不買賬。據了解,由于很多城市均按照一房一價的要求備案,房價被控制在一定幅度之內。同時,大幅度降價也容易引發老業主的維權。因此,在售樓盤想要真正實現75折的銷售價既不容易,也不現實。
恒大的部分項目還被指責“先抬價后打折”。如恒大東莞恒大翡翠華庭項目,打折前售價15300元/㎡,打折后售價19200元/㎡,目前的價格又變成了15200元/㎡。價格頻繁變化,也被置業者指責缺乏誠意。
此外,恒大的無理由退房政策,也成為一大槽點。據悉,早在2015年,恒大就在業內率先提出“無理由退房”的策略。彼時,雖然該政策并未引起同行的跟進,但也是受到一眾置業者的點贊。不過,由于限制條件較多,恒大的該策略多次引起購房者的投訴,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品牌形象。
財經評論員嚴躍進指出,在實際過程中,“無理由”三個字有很多文章可以做,建議開發商不要附帶一些苛刻的條件,否則當無理由變成有理由,大家就會對這種政策比較反感。”
在疫情關掉一扇門之后,恒大給行業開啟了一扇窗。不過,如何將優惠落到實處,讓誠意大于套路?作為龍頭房企,恒大顯然被賦予了更多的擔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