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播的風口已經過去,很多人認為直播的發展開始飽受限制了。但其實在巨頭的入局與加持下,直播開始步入新的發展階段。
01
每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路徑都是類似的,野蠻生長 – 流量紅利 – 千播大戰 – 資源爭奪 – 優勝劣汰 – 市場監管 – 大局漸定,直播也是如此。
從被稱之為2016年的直播元年到現在,三年時間,直播的風口雖然吹過去了,但直播這個行業卻是走過了炒作期和概念階段,進入了成熟期。
直播行業步入成熟期的標志體現在,廝殺一番之后,勢力弱小沒有建立核心壁壘的玩家不得不退出歷史舞臺,哪怕熊貓TV這樣的明星級產品也未能幸免。最終留下來的活躍玩家背后,往往都站著巨頭;當然,他們自身也都擁有各自的陣地與一票擁躉。
泛娛樂直播方面,陌陌在收購探探之后,力圖讓變現閉環更為清晰。但最近陌陌與探探類似「朋友圈」功能的社區、動態和朋友圈功能被暫停更新一個月,以陌生人社交起家的陌陌,在抓住直播營收支柱后,仍然受困于其原本基因。老牌勁旅YY在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見頂后,不斷嘗試破局之道,跨平臺吸收流量新鮮血液,線上線下雙線造星,并且出海動作頻頻。
最大的黑馬應該是快手,不止一家科技媒體報道稱快手已經實現盈虧平衡,收入主要來源是直播與廣告,其中直播占了大頭。
上述所說,仍然是從單一平臺層面來看待直播這件事情。而我們更應該看到另一番局面,那便是直播作為「媒體和產業的延伸」,正在顯示出更旺盛的生命力。
02
從領域來看,拋開五花八門的分類,事實上能夠走通內容、用戶和商業模式閉環的就三大類別,游戲直播、泛娛樂直播以及電商直播。
從格局來看,要參與直播平臺的2019年角逐,要么背后站著巨頭,要么自身成長為直播巨頭。
換句話說,直播的終極壁壘的寬度與厚度,取決于巨頭生態體系的強弱。
先說游戲直播。
不同于一般VC,騰訊帶給虎牙和斗魚的不僅是錢,還有內容資源。而內容是直播平臺的核心競爭力,熱門游戲是直播平臺用戶和熱度的根本。
再來看泛娛樂直播。
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《2018-2023年中國直播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》指出:目前在線直播行業商業模式逐漸成熟,隨著在線直播平臺用戶紅利逐漸消失,頭部平臺已經形成穩定的用戶規模和運營模式。同時,明星主播資源基本壟斷在頭部平臺,新入局者很難對頭部平臺造成強沖擊。
微博已然成為星粉互動以及影視宣發的標配平臺,融合之后,一直播則水到渠成搭建起粉絲與明星溝通的專屬直播通道。相比其他泛娛樂網絡直播平臺與明星的短期合作,一直播已經建立起明星主播的社交資產,明星與主播獲得的曝光量級更大,與粉絲粘性更強,平臺遷移的成本更高。
此外,明星資源的功效不僅體現在線上,線下方面則直接助推一直播拿下各大盛典的獨家直播權,比如「芭莎慈善夜」、「國劇盛典」、「微博紅人節」、「微博電影之夜」等。雙線敘事,一直播能夠更好達成明星、粉絲、媒體之間的實時互動。
當然,明星直播只是一直播的護城河之一,并不是全部。
泛娛樂基礎上,一直播能夠借助微博的資源,拓展「直播+政務」、「直播+媒體」等陣地。比如最高人民檢察院、共青團中央等政務單位,南方都市報、北京青年廣播、光明網等媒體也都在一直播建立了輿論陣地。
總結而言,一直播融入微博,可以在明星資源、紅人孵化,垂直領域精細化運營,輿論引導以及內容營銷模式上能夠產生巨大的協同作用。
最后我們談談電商直播版塊。
在李佳琦成為現象級紅人之后,電商直播再度成為熱議話題。
某種程度上來說,阿里幾乎壟斷了電商直播這個大盤。淘寶直播之外,微博與一直播上的紅人電商直播同樣是與淘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。
從游戲、泛娛樂再到電商的覆蓋,我們可以認為:和圖文、視頻一樣,直播成為了一種剛需。當我們在談論直播時,我們所說的不僅僅是那些App,而是一種傳播的基礎設施。
03
至于誰能最終坐上直播的鐵王座,抑或是守住自己的臨冬城,這應該是一個需要放在時間長河里考量的問題。它涉及直播更深層次的命題,也就是人的連接與社群網絡。
直播的本質,是人與人的溝通,是社交媒體基于社交分享的設計與呼喚。快節奏的現代化生活中,人與人之間普遍缺乏溝通。群體上,人們都有著與他人產生聯結的強烈需求。
社群傳播體現了從技術連接到情感共振,群體中相近或相同的屬性是社群傳播發展的基本原因。個體聚集在一個社會群體中基于共同的興趣愛好進行信息的分享,并產生情感共鳴。無論是游戲、泛娛樂還是電商直播,其最終指向都是情感共鳴。
于是乎,直播成為社交媒體進步過程中,人們與周圍世界發生關聯、互動的新方式,實現了社會、信息、用戶的多維動態互動,這為互聯網提供了一種新的創新機會和社會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