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內疫情得到控制后,營銷行業有什么變化?
一、創意型營銷向流量低頭
在疫情發生之前,整個2019年經濟已經是下行趨勢,大多數品 牌開始追求所謂的「品效合一」,創意型營銷的比例被大大削減了。
后疫情時代,品 牌們顯然將更注重營銷的效果,短期內對于品 牌建設投入的預算明顯會被壓縮。2020年已經過了一個季度,剩下的時間,可能品 牌們會更加「務實」,減少創意型的案例。
二、從流量獲取到流量精細化運營
雖然品 牌向流量低頭,但并不意味著所有品 牌都會將流量增長放在第 一位置。相反,大部分品 牌應該會把重 心轉移到現有流量的精細化運營上,簡單的說,就是維護品 牌自己的流量池。
一方面,流量紅利殆盡,獲客成本居高不下,另一方面,不少品 牌前兩年大部分精力都在流量裂變上,一層層深挖自己的流量池,而后疫情時代,當預算開始收縮,精力有限的情況下,如何經營好之前挖好的流量池,顯得更加意義重大。新增流量重要,流量利用率更重要。
三、中小品 牌更容易出現爆款
疫情當下,所有企業都受到負面影響。正所謂船大難掉頭,大品 牌尤其是跨國性質的大品 牌,在預算管理和面對疫情的風險管理上相對更保守、更嚴格,決策周期相對更長,所以,在后疫情時代,反而是中小品 牌的機會點。
四、戶外廣告可能再現爆款
疫情期間,網易嚴選在杭州投放的戶外廣告因為臨時改變策略,將促銷信息改成了公益性質的友情提示,這算是疫情期間的一個正面案例。
很多人認為這次疫情大大打擊了戶外廣告領域,但我認為正是因為這樣,戶外廣告領域成為短期的價值 洼地,在市民日常生活逐漸恢復正常的同時,戶外廣告的價值并沒有及時反彈,應該會有企業能踩中這個時間差,出現一兩個爆款案例的機會特別大。比如zui近釘釘在上海人民廣場已經開始投放大規模的地鐵廣告。未來兩個月,戶外廣告可能會慢慢回暖。
五、快閃店也許會消失一段時間
興于2017年的快閃店,火了整整三年,這次算是被疫情徹 底澆滅了。消費類品 牌幾乎已經可以熟練的操作一場快閃店營銷。
這次疫情之后,以線下門店、商 場為主陣地的快閃式營銷也許會銷聲匿跡一段時間,表面上看,疫情導致線下人 流的急劇減少,快閃店沒有了生存空間,但事實上,流行了兩年多的快閃店如今的效果已經大不如前,生命周期也該走到一個新階段了。
六、線上刷屏可能從「技術層面」入手
眾所周知,這幾年線上刷屏的難度越來越大,微信生態對「刷屏」的厭惡體制決定了一個案例要想刷屏他的限制條件越來越多。
但zui近似乎又有一些新的變化,比如微信iOS的深色模式,比如蘋果的公眾號上周推送的推文挺火的,并且已經看到有品 牌開始模仿這種形式。
七、更多品 牌進軍直播,但直播不止有賣貨
繼去年雙 十一一半品 牌嘗試直播帶貨后,這場2020開年疫情給直播行業結結實實加了一把火。疫情當下,所有商業都被搬到了「云」上,原本對直播半信半疑的品 牌們,也因為主動被動的原因,開始進軍主播。
不止是淘寶,百度也在疫情期間推出上百場直播,后疫情時代,直播成為各大平臺必爭之地,也必然受到更多品 牌的青睞和關注。
盡管如此,依然有不少品 牌依然不敢輕易嘗試直播,但隨著時間的推進,他們應該會更快看清,直播不只有帶貨這個事實。
云蹦迪、云旅游、云賞花、云逛博物館……這些形式也在告訴我們,直播并非只有「OMG買它買它」一條出路。疫情逐漸消退后,這可能是一次很好的機會,品 牌進軍直播,也許可以先從建立用戶關系開始入手,把品 牌知 名度和產品更直觀的展現在用戶面前。
八、公益營銷剎不住車
兩個月的疫情,導致正常節奏的品 牌營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失效的,于是幾乎所有的品 牌都希望在當下能給自己帶上「公益營銷」的帽子,這種現象到目前為止并沒有減速的跡象。
九、體育營銷全 面熄火
在年前的文章中,我曾預測2018年世 界杯營銷的格局很有可能在2020年奧運大年重現。如今,隨著疫情在全球的蔓延,奧運會延期、歐洲杯延期、NBA、歐洲五大聯賽停擺……
很不幸的是,在這之前,很多品 牌甚至都已經開始為奧運會營銷布局,我身邊就有聽到不少為了奧運營銷開始組建團隊的品 牌,但這次真的是損失慘重。
十、品 牌跨界逆勢回頭,依然是zui好的選擇
zui近兩周,我觀察到行業里率先復蘇的幾個品 牌案例,依舊是去年玩的熱火朝天的幾個品 牌,拉面說x999感冒靈、鐘薛高x娃哈哈AD鈣奶、完 美日記x奧利奧、網易嚴選x葫蘆娃彩妝……
發現了嗎?后疫情時代,跨界依然是品 牌zui好的選擇,因為跨界可以以更低的營銷成本博取更多的關注。在大部分品 牌普遍持保守態度的趨勢下,在跨界上經驗豐富的品 牌也許有更大的優勢。